第164章:中英亚东和平协议(上)(2 / 2)

加入书签

沙俄的威胁结束,欧洲对峙又让英俄迅速和解,而作为盟友的中国则与英国在领土、贸易问题上产生了摩擦,两国关系逐渐冷漠。

但真当中英同盟即将结束时,英国人仔细分析1番,发现续订中英同盟对于英国是最有利的。

现在的英国没办法像4十年前铺开对俄封锁线1样铺开对华封锁线,既没有这个能力,也承担不起这个代价。

中国的市场对于英国的外贸出口来说可谓是半壁江山,英国资本在中国所占的外资比重也依然是最大的,这些都得益于中英同盟的签订。

英国新1届政府是由班纳曼领导的自由党人组成的,班纳曼的政策介乎帝国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,上人之后主张限制贵族权力,支持地区自治以及安抚布尔人。

对华政策中,班纳曼也更倾向于朱尔典的建议,解决中英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,维持中英同盟。

在班纳曼看来,中国对印度、中亚和海峡殖民地的潜在威胁都可以通过同盟来消除。

大国的战略中不会出现单选题,同盟中国不意味着放弃遏制中国,站在英国人的角度,同盟条约本身就是对中国的限制。

而对于中国来说,中英同盟依然是利大于弊,但中国不希望走上协约国的战车。

这并不是什么好事,亚东与西欧隔了1整个世界岛,中国可以游离于欧战之外,自由选择下场的时机,1份同盟将会破坏中国在世界局势决策上的独立性。

所以,中国不反对签订协约,但我们也不着急,有那个时间吊1吊英国人。

1907年5月,停歇了数月的中英谈判再度开启,只不过这次的主题已经从领土问题转移到了同盟问题上。

英国人依然高傲,但人在屋檐下,英国绅士也得摘帽低头,英国的资本家会让英国的贵族明白,什么叫时代变了。

由于俄国已经成为英国的盟友,所以中英同盟中关于俄国的提案自然被废除,英国现在更为关注的是中国能否继续保持中立,最好能够签订1份条约保证1下。

英国:站协约国≠不中立

毫无疑问,英国在亚洲的安全需要得到保证,同时,英国也十分担心另1个国家——俄国。

后者相较于前者在英国人眼中或许还要更加严重1些,因为英国人相信中国不敢也不能对英国举起刀剑。

但作为帝国主义最薄弱的1环,沙俄现在依然可以称作内忧外患,内部的起义就没停过,但这不重要,只要保有正常的国家能力,镇压起义对于沙俄来说如同喝水吃饭1般寻常。

真正让英法担心的是沙皇再度解散国家杜马,沙皇俄国的立宪进程再1次中断,这对于沙俄的国家能力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,这不仅仅会影响沙俄的政坛,还会导致沙俄军队的战斗力以及国家的战争潜力大幅下降。

因此,俄国绝不能两线作战,否则他将会从协约国的助力变成协约国持续流血的伤口。

只不过,当英国提及沙俄时,外交部的所有人都觉得英国有些说大话了。

“如果英国不能证明他们对沙俄的控制力,那么我们不可能与英国签订1份与沙俄和解的协议,即便签了,我们履行协议的对象也是英国,而非沙俄。”

左念微很清楚,这完全是英国人的自大导致的,那怕中国即便签字,所履行的义务也是对英国的,换言之,即便中国与英国签订了不对俄作战协议,那么中国1样会对俄作战。

“我们与英国之间不会签署针对第3国的协议。”辜鸿铭对此也十分认同,“我们现在需要的时1份和平协议,对英国,对法国,对美国,对德国。”

......

“首先,两国友好的前提是解决领土纠纷问题,英国应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,就西南、高原及西北领土重新勘界。”

“其次,两国之友好贸易原则不变,然中国仍有自由贸易之自主权力,两国当相互友好尊重。”

“第3,亚东之和平需得以保障,英国应持续与我国1同推动东南亚华人人权保障,两国之海军实力通报与海军合作演习之事应允延续,以避免不必要之误会发生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