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6章 ,观摩拉斐尔的技法,临摹作品(2 / 2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接下来,用徒手描绘形象,把黑点连接,形成清晰精准的线条,在这层完善的稿子的基础上,着画好素描关系。这层素描关系的颜料,就像使用单色水彩或单色的。

    如果遇到需要把素描稿放大的作品,就用格子放大的办法。

    姜哲还注意到一个新的方法。

    拉斐尔往往会在画好的素描底稿上,为整个画面。均匀的薄涂一层半透明的白色。像是给画面蒙上了一层薄纱,让画面看起来明亮朦胧,这种效果可能是为了让后期的颜色更加耀眼。

    可惜,拉斐尔使用的颜料独特配方,没有办法完全了解。

    姜哲觉得,也没有必要一模一样的复制,只要明白其中道理就好。

    例如,拉斐尔和很多画家一样,喜欢用铅白。铅白是有毒的。

    有部分研究拉菲尔的人认为,一些颜色,损害了画家的健康。这类知识,不能学。

    一天后。

    姜哲站在画架前,用半透明的群青色。涂抹画中人物的部分衣物。这一步,相当于在素描底上,加一层半透明的胶片儿。

    颜色与底部的素描稿,共同形成完美的视觉效果。

    那个时候的画家,能够用到的颜色是有限的,每一个画家有自己习惯用的颜色。

    拉菲尔自己研究出来一种渐变色的效果。

    姜哲看明白后,在临摹过程中,实践这些方法——把看起来非常漂亮的蓝色,涂在红色的底子上。两种颜色上下叠加所产生的效果,非常丰富。

    单层的颜色,很难达到这种效果。

    姜哲觉得这种方法,可以直接拿来用。

    这些色彩效果,因为在描绘的颜料厚薄程度不同,助于表现阴影和立体感。

    金色的衣物,往往需要先画一层浅浅的颜色,再出衣服的褶皱,会更加漂亮;一些天空的蓝色,往往需要两层蓝色叠加,第一层是浅蓝,再用群星作为部分渲染。

    到了这个步骤,画面上的颜色偏于单纯,变化不够丰富,这就需要用加白或加厚的颜色,渲染受光部。

    姜哲在临摹过程中,仔细体验这种技法的作用。衣物亮部的笔处,用厚重色彩渲染,阴影则进一步选用半透明色进行描绘。

    有一些技法,明白之后,不一定要使用。

    例如拉斐尔有时还会在颜色中,加入玻璃粉。这些玻璃粉,除了增加肌理,会产生不同的效果。

    拉菲尔在画作中,经常在不同颜色的交汇点,使用较厚的颜色层,避免不同元素的边缘重叠……

    他的技法,并不是一成不变。

    在他的艺术成熟期,改变了早期的一些画法。例如,在底层阶段,放弃刻画阴影,改为在颜色层里完成。

    姜哲只能根据条件和需要,进行临摹学习。

    他在临摹时,先画完人物的衣服,然后开始描摹人物的面部和手。

    拉斐尔在刻画人物衣服时,往往涂抹较浓的颜色,像浮雕一样。肤色的颜色层很均匀,由两层颜色铺设而成。

    总而言之,在描摹人物时,颜色反复叠加,还要保持通透明亮的效果。

    随着姜哲对新技法的越发熟练,这幅临摹的《椅中圣母》,在逐步完善……

    (本章完)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