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 第 62 章(2 / 2)

加入书签

“还说,等打仗打赢了,没有战事了,他要好好规划一下老家人的生活,办学,开荒,兴经济……一样样来。”

师祖笑出来:“师祖突然心有所感。”

保康立马接上:“师祖有吩咐,保康洗耳恭听,保证完成。”

师祖:“日月星辉中,我们保康是第三种光辉。”

保康:“……”

保康突然小小的“害羞”,好不骄傲。

“师祖,保康最可爱,最帅。”

“嗯,我们保康大清第一可爱,第一帅。”

保康胸腔鼓动,心情激荡,窝在师祖的怀里高声喊道:“师祖最好!”

“保康的师祖最好。”

师祖是保康的大英雄,是保康最亲的人,是这个世界上,对保康最好的人,是保康最爱的人。

师祖对保康,就好像这大海一样,保康对师祖,也就好像这大海一样。

保康见到了大海,只觉得,他好像见过了千万次的大海;只觉得,他回到了灵魂的故乡。

海水起起落落,静静地拍打海滩发出很有节奏的声响,近处是浅浅的、蔚蓝蔚蓝的,远处是深深的、墨绿的、辽阔的、无法猜测的。朝阳从远处的海边跳出来又渐渐升起,阳光渐渐地洒满在整个海滩,万里融金,千里火红。

他赤着脚在海边奔跑,双脚兴奋地踩着海水,和海水嬉戏,学着当地人的样子边走边捡起冲在海滩上的丝丝海带、小小海螺,偶尔还拾起一把沙子使劲地扔向大海,冲着迎面而来的海浪迎头而上任由海水拍打,追着翱翔的海鸥运起轻功飞飞飞……

然后又转身往回走,往回飞,和师祖一起安静地坐下来,静静地望着大海。

傍晚时分,太阳已落入海的尽头,在海面上留下一大片灿然的晚霞,一群群自由飞翔的海鸥在晚霞的映照下格外耀眼,壮观、浩瀚般的波澜壮丽。他举着比他脑袋还大的大海螺,在耳边听海风声,感觉很是神奇。站在高处,把整个小海湾尽收眼底,一蹦三尺高。

这一天,保康第一次亲眼见到大海,堪称“刻骨铭心”!大海——他梦想中的大海,心心念念的大海,从凌晨到傍晚一直在海边玩耍,忘却了所有的事情,更期待明天的登船。

如果可以真实地置身于海的怀抱,尽情地享受着大海的美丽、无边、灿然与神奇,那肯定美极了。

夜里的时候,保康听着浪涛声睡不着,恨不得现在就去海里,到海水里,和大海融为一体。

“师祖,保康睡不着。”

“师祖,保康喜欢大海。”

“师祖,保康爱大海。”

保康在床上翻来滚去,还站起来又蹦又跳,感觉他怎么也无法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。

师祖面对大海也是心情开阔,面对小徒孙的“激动得睡不着”也没在意,只觉正常。

师祖还和小徒孙讲述有关大海的故事,比如人人都知道的“精卫填海”,《庄子逍遥游》里的“北冥有鱼,其名曰鲲。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;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。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;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……”

保康听得入迷,听到最后:“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……”更是激动。

“师祖,鲲鹏真这么大吗?真能飞这么高?”大眼睛亮闪闪的,好像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儿一般!

师祖发现小徒孙越听越精神,知道小孩子都崇拜这么超越人想象的神迹,微微笑:“师祖猜测,鹏应该是类似于信天翁,乘着上升气流飞高,然后滑行;也很可能是被飓风带着跨越半球,到达南冥……”

保康:“……”

师祖面对大受打击的小徒孙笑得自若,看看时辰,发现小徒孙还没有困意,开始讲述他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心情。

“……当时师祖第一次来到南方的南方,很远很远,比小琉球还远的南方。眼见这般浩瀚无边的大海,震惊的无法言语。”

“师祖和当地渔民说话聊天,知道渔民的生活,渔民知道师祖心里的害怕,还告诉师祖,有关当地人心中守护大海的保护神——妈祖的故事……”

妈祖是西南沿海救苦救难的第一女海神。她是五代十国时期海上巡检史林愿的小女儿,名叫林默。林默自幼好道,后来得到观世菩萨的超度,成为海上女神庇佑出海航行的人们,又因为她的巨大善心,被人们尊为“天妃”。

传说中,观世音菩萨早就知道林愿好道乐施,为官清廉,慈悲为怀,得知他不远千里来普陀山求子,对身边的徒儿龙女说:“龙儿,后日你就投胎到林家,以了结这个缘分,你去了之后,到时也可收伏海上妖魔,替天行道!”

龙女听了,极为不解地问道:“可是师傅,林家求的是儿子呀!”

“这是天意,你不要再问,快些下凡去吧!”观世音菩萨不紧不慢的说。

龙女知道不便再问,就投胎到林家去了。

…………

下面还没开始讲述,保康就睡着了。

他对妈祖的传说龙女的故事没有兴趣,他只想知道“鲲鹏”到底厉害不,有多厉害——可他师祖就是不讲。

师祖对小徒孙睡着后还不乐意的小样儿笑笑,师祖知道小徒孙对大海的喜欢,对鲲鹏感兴趣,可是师祖怎么也没想到,小徒孙会这般激动,还学鲲鹏玩水!

上船后的当天上午,保康激动地挨着舱房逛逛,在船上跑来跑去,还试着自己划桨,躺在甲板上放开身体随着甲板晃悠……师祖都只笑着看着。

大船很大,五艘大船组成的船队称得上“遮天蔽日”。可是保康挨个船看玩了,船上的火器也看完了,还是耐不住他这股莫名其妙的激动之情。

他趁他师祖抄写佛经的时候偷跑到甲板上,三两下脱掉自己的衣服,连条小裤裤也没剩,在侍卫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,他就一个猛子扎到大海里。

“谁都不许告诉师祖。”就留下这么一句话。

侍卫们吓得面色发白,他们一开始还真听话地没去告诉师祖。

可是十来个会水的士兵和武僧跳下去也抓不到快乐大师,快乐大师的水性好,可他们第一次知道快乐大师的水性这么好。

侍卫们这次真急了。正不知道该不该去告诉师祖的时候,石溪道人发现小学生逃课不说,还偷偷下水,吓得魂飞魄散——想亲自下去将“胆大包天”的小学生捞上来,却又碍于自己的“旱鸭子”体质无可奈何。

“阿哥你快上来,你不上来,老道也跳……”

石溪道人惊慌失措地跑到甲板上,趴在甲板上大声嘶喊,想“威胁”说“老道也跳海,老道不会水”,还没说完就被生怕他真跳海的侍卫一手掌打晕。

侍卫面对晕过去的石溪道人,看着他们的快乐大师白白胖胖的小身板在海水里上下翻腾,一会儿冒出脑袋,一会儿没入水里看不到人影,还有越玩越远的架势,决定,还是直接告诉师祖。

…………

阿弥陀佛。师祖那一瞬间的面色,当时亲眼见过的人都说不敢看,回想都不敢回想。

终生难忘。

师祖修身养性二十多年第一次生气,还是对着他最宝贝最疼爱的小徒孙。

应该说,如果不是因为他最宝贝最疼爱的小徒孙,他也不会生气。

师祖放下毛笔,对着空气说话,好像是气糊涂了一般。

“师祖数三下,保康上来。”

“三……二……”

保康:“……”

保康在海里玩得正兴起,大海包围着他,海水包围着他,好像他本来就是出生在海里,是大海的家人一样亲切,行动自如,呼吸自如,还可以和海水一起玩耍……

保康在海里玩得忘乎所以,可他也没忘记自己是“偷偷的下海”,他还一直关注着师祖的举动,感受到师祖那一瞬间的气息变化,听到师祖那句生气的“师祖数三下,保康上来。”

听到师祖数数“三、二”,小心肝儿一抖,人就“刷”地冒出来水面。

“师祖,保康上来了。”保康运足内力大喊一声,还运内力来一个快速干身,抓起来衣服就朝头上套,一边套一边连声大喊:“师祖,保康穿衣服。”

“师祖,保康穿鞋子。”

“师祖,海水是蓝的。”

“师祖,海水是亮的。”

“师祖,海水是热的。”

“……”

“……”

保康满以为他多和师祖说说大海的好处,师祖就会同意他下海,岂不知师祖越听越气。

其他人听着,面对他们快乐大师的顽皮,面对师祖越来越旺的火气,都在心里念佛。

阿弥陀佛。他们的快乐大师要受罚了。

阿弥陀佛。他们绝对不给快乐大师求情——还想再下海?大海那是什么地方,门儿都没有!窗户也没有!

可是快乐大师·小保康不知道这些啊,他匆匆穿好衣服就朝师祖的书房跑。师祖却是放下毛笔迈开大步出来书房,来到舱房正间等候。

青色的僧袍衣袂在脚踝上边波浪似的翻着,不再是平时的“出身脱俗”“尘埃不染”,而是“面色严厉”“火焰升腾”。

师祖端身正坐,听着小徒孙咚咚咚的脚步声,面对小徒孙没有来得及整理好的红色僧服,脸色居然平静下来,气息也平静。

保康站在舱房门口一看,师祖没有生他气了,一头扑到师祖的怀里撒娇:“师祖,保康没有跑远。”

师祖:“嗯。”

“从此刻起,早上打拳读书,吃早膳,做佛课。上午,学习书本,中午午休用晚膳,下午学习乐器和书画,晚上晚食,做佛课。”

保康:“……”

保康彻底焉巴,可他还不敢反驳。

“师祖,保康知道了。”保康的眼泪珠子要出来,“师祖不生气,保康乖。”

师祖还是“嗯”:“我们的保康乖乖,在海上的时间,就这么学习。”

保康哇地一声哭出来,奈何他师祖心如铁石,不光不答应,还一点儿也不心疼。

…………

保康身在船上,蓝天大海之间,却开始天天苦学,那个难受得来——

可怜巴巴的小模样看得满船人都不忍,特不忍,每次都要狠狠地回想快乐大师下海那一刻的心跳骤停,狠狠回想师祖当时那个吓死人的面色,才能压下去给快乐大师求情的心思。

快乐大师·小保康那个难受嗷,各种美味的海鲜也安慰不了的那一种。

但是师祖就是要处罚,谁也不敢给求情,也生怕一个心软快乐大师又去偷偷下海。

但是才三天,除了师祖,众人就忍不住了。

无他,快乐大师的小模样太可怜了,明明艳阳天无风无浪的,他们居然感受到狂风暴雨的袭击。

众人都特心疼他们受罚的快乐大师,对着师祖欲言又止;石溪道人也特同情小学生,也特不忍心,在上课的间隙穿插小故事。

“阿哥,海上不光有蓝天白云,各种海鲜海物儿,老道和阿哥讲讲海上的风险,讲讲海上的保护神妈祖。”

保康趴在小书桌上,委屈巴巴、无精打采。

石溪道人:“……屋子里很暗,还充满着的一股檀香的味道,月光被紧紧关着的窗户挡在门外,只有豆点的灯芯在烛台上跳动着,好像快要熄灭的样子。林默睡在床上,一点都不安静,翻来滚去,一会儿抓着床沿,一会儿拽紧帐子……

林默救下来出海遇险的大哥,她的仙人名声传出去,海边的人就称呼林墨为妈祖,每次出海就求她保佑……

北宋宣和年间,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,归来途中突遇风暴,由于得到妈祖的保佑最终逃过一命。宋徽宗特敕封林默为“湄洲神女”,派人在湄洲修了“妈祖庙”。

明朝永乐十一年,夏秋之际,郑和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,载着两万多官兵下西洋。这样的非凡的气势,惊动海内外,也吸引海盗觊觎的目光。不久,郑和的舰队进入了南海——海盗最为猖獗的地区……”

妈祖如何保护郑和战胜海盗之王陈祖义的故事还没讲完,有侍卫里通报:“前方遇到海盗,请石溪道人和快乐大师不要出来甲板。”

保康:“……”

“石溪道人,我们去找师祖。”保康一下子窜出书桌拉着石溪道人就朝外跑。

在师祖的舱房里见到师祖,缠着师祖就要去甲板。

师祖也听到通报,看见小徒孙和石溪道人过来,略一思考,也没让他们回去,只吩咐其他没有功夫的人水性不好的人都退到后面舱房。

师祖领着小徒孙来到甲板上。

十多艘海盗船停在他们的前方,围堵住他们南下的路,摆出来一个特凶悍,特残忍无情,特强大无敌的气势。

还有一个个身形彪悍的海盗站在船头喊话,用的喇叭,正是保康和他几位老师在山西专门制作出来的喊话喇叭。

“五台山的大师,我们头领说他这次不动手,只要你们乖乖送上来船上物资和大船,我们混江龙保证不伤大师。”

“五台山的大师,出海就要守海上的规矩,我们等了你们五天也没有等来孝敬,耐心已经告罄。”

“五台山的大师,你们不接受我们的保护,前面还有日本海盗倭寇,还有其他帮派,你们想要出海,不可能。”

“五台山的大师,我们都是大清人,大清人怎么能去日本求生?都是国贼,我们要在大清传授佛法。”

“……”

“……”

保康不害怕,反而有点兴奋。

听听,海盗和他们讲“爱国心”。

保康知道师祖答应他来甲板是要亲自看着他,他也不动弹,乖乖地有他师祖牵着右手,嘴里大喊:“师祖,海盗说我们是要出海去日本做和尚——”右手就偷偷一个动作,对面的海面上涌起一股大浪,扛着大喇叭喊话的海盗船眼看就要翻船。

“师祖,妈祖来保护我们了!”保康趁人还没反应过来,接着大喊,小模样那个兴奋——

师祖看一眼小徒孙,眼神儿警告。

可是其他人不能猜到是他们的快乐大师成“神”了,他们此次出海虽然只有五艘船,但装备精良准备充分,自信绝对打得过这些海盗,正要准备开炮那,突然看到对面的“无风起浪”,也吓到了。

幸灾乐祸地跟着喊:“尔等多行不义,妈祖海神惩罚你们。”

对面的海盗也懵了。

难道真的妈祖显灵了?

正惊魂胆怯的时候,发现浪头停了,船到底是没翻,又来了底气。

“五台山的大师,我们只是保护你们,没有恶意。”他们从这伙人在沂州府一登船就盯着,等了五天,一直到船队出了山东到江苏淮扬地界,昨天船上的人下船采购大量物资,实在眼红的忍不住。

“五台山的大师,难道你们真要去日本不成?你们的父母亲人真不要了吗?”自从当今皇上开始禁海,出海的人越来越少,还大多是朝日本搬迁的,他们海盗的日子也难,好不容易遇到一条大鱼,怎么能放过?

保康听到他们提起自己的父母亲人生气,正要再行动,可是师祖又看他一眼。

师祖虽然不知道小徒孙怎么做到的,可他就是有这个直觉。师祖不想小徒孙伤人性命,示意将士们开炮。

将士们早就准备好,得到醒迟大师的命令,瞄准对方的大船关键部位,就要点燃火绳……

“对面的混江龙,大师去我们日本,请不要动手。”

“大师,不要怕,我们来救援。”

两声生硬的喊话响起,保康和师祖,所有人都惊呆。

日本海盗好像英雄一般,一副从天而降的身姿,手握山西大喇叭,冲他们喊话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