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13 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周三郎找上门来时,王二丫正在哄孙子吃饭,女儿在灶房忙活。那父子俩在堂屋编筐,时不时聊上几句。一家人其乐融融。

大白天院子门没关,看到周三郎以及他旁边的捕头,王二丫吓得心肝乱颤,却还强撑着,“你怎么来了”

周三郎攥紧拳头,一巴掌扇到王二丫脸上。

王二丫被他打懵了,她男人跳起来将她拦在身后,“你是什么人怎么随便打人”

周三郎嗤笑,“我还没有休你,你就改嫁,这世上怎么会有你这样不知羞耻的女人。”

王二丫哪肯认这个账,“我早就有了休书,还是你爹亲手写的。我们早就没关系了。”

婉玉觉得周大郎和周大嫂说的有些出入。至少他们就从未提过休书这事。

婉玉拉了下周三郎的袖子,示意他先别扯这些,先捡最重要的问。

周三郎绷着一张脸,“宗宝来找你了吗”

王二丫摇头,“没有。前年你大哥大嫂已经来找过了。宗宝好歹也是我儿子,如果我知道他的下落,我能不告诉你们吗”

虽然她一直不后悔当初的决定,但宗宝好歹是她亲生的,就算那孩子被她爷奶养歪了,她也从未想他过得不好。

捕头看了她一眼,确认她说的不是谎话,转身就要离开。

周三郎却是迟迟不肯走。他花了十两才娶回来的媳妇,只跟他过了两年,宗宝才七岁,她居然就能狠心抛下他改嫁,这样的女人,他恨不得揍上一顿。

周三郎还想打人,王二丫男人不让,婉玉也拦住了他,“爹,她已经改嫁了,你再打她就是犯事了。别让捕头难做。”

周三郎气得直跺脚,可心里还是窝火,出了村子,他依旧抱怨个不停,“太狠心了。宗宝好歹也是她生的啊。”

婉玉沉着一张脸,没有说话。她当捕头这些年,明白一个道理,不是所有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。王二丫的选择只是对她更有利罢了。

倒是捕头觉得这事有蹊跷,周宗宝不过才七岁,他真能在全村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跑到很远的地方吗捕头不信。

“不能听信一面之辞。咱们回去多问几家吧。”

“好”

回了周家村,三人又问了几家。

周大郎夫妻在村上的名声只能算是一般。其中最为诟病的是他们不愿奉养父母。

虽然周老头和周婆子一再说是他们执意跟老三家过活,但是村民们哪会听这些。

他们只知道,按照族规,就该大房奉养长辈,要不然他们凭什么得七成家产

婉玉找到周二嫂,她家过得比周大郎家还不如。

两个女儿一个儿子,两个女儿已经出嫁,唯一的儿子还没有娶妻。现在正在给儿子攒钱娶媳妇。

周二嫂是个实诚人,婉玉还记得这个二嫂很疼爱孩子。

周二嫂这些年也没变过,一五一十答了,“公婆没了,宗宝没人照顾,我就将他带回家。可我家里穷,养不起宗宝,下葬后,我就跟大哥大嫂商量,两家一起养他。可是大哥大嫂不同意。所以我只能将宗宝放在我家里养。”说到这里,她很是惭愧,“可我家里日子过得太苦了。他在我家过得不怎么开心。”

婉玉猜测宗宝应该更想要亲娘,“那宗宝丢失那天,你在哪儿”

提起这事,周二嫂直到现在还愧疚着,“我带着两个女儿去隔壁村地主家干活了。大早上就走了。让儿子照顾宗宝。小孩子满村跑,可能就没看住。”

周三郎有些不悦,“你儿子那时候才十四岁,他一个人能看得住吗你为什么不让你大女儿留在家里。”

周二嫂有些局促,不停搓着手心,讪讪道,“我家里穷。不能留那么多闲人在家。”

这话倒是没什么问题。周三郎恼周二嫂,可是他最该责备的却不是周二嫂。

捕头问周二嫂的儿子,对方已经是个半大小伙子了,依稀还记得那天,他带着小堂弟在家玩。

他去厕所的功夫,小堂弟就不见了。

他满村找过,都没能找到小堂弟。

问完话,捕头看着周三郎,“看来孩子是被人贩子拐跑了。”

七岁丢了,除非对方还记得周家村这个地方,否则根本就是大海捞针。

捕头答应会通知全府尽力帮忙寻找。

但是他也跟周三郎透了底,想要找回孩子,不是那么容易,他要有个心理准备。

周三郎却是言之凿凿,“我儿子很聪明的,我离家时,他就知道我的名字。他离家时已经七岁了,怎么可能找不到自己的家呢。我看他八成是被人给卖了,他身上没钱,所以才没法回来。”

捕头点头,“我回去后一定会仔细盘查。”

捕头走后,婉玉琢磨找住处,周三郎的房子早就破败不堪,她与父亲借住在周二嫂家。

周三郎似是在怪周二嫂没有看住宗宝,对她态度很不好。

婉玉觉得他有些无理取闹,趁着周三郎不注意,给了周二嫂些钱,请她帮忙整治几样好菜。

周二嫂带着儿子去灶房忙活。

等了半个多月没有消息,眼瞅着假期快要到了,婉玉坐牛车去了县衙。

县城这边对这案子倒是非常尽心,但是拐卖案本来就很难查,更何况还过了两年。就算有人见过那孩子,现在也记不清了。

婉玉最终只能无功而返。她回到家时,离老远就听到院里有争吵声,不少村民站在门口围观。

婉玉挤开人群,看到一个女子正冲着周三郎道,“你凭什么怪我娘我娘好心,才收留宗宝。可他呢不是嫌被子不好,就是嫌饭菜不好吃。挑三拣四,你知道二婶为什么要抛弃他吗因为他就是个白眼狼。”

周三郎气得脸色脖子粗的,“你放屁。要不是你家苛待他,他怎么会跑出家门我看八成是你们将宗宝给卖了的。我让捕头把你们通通抓进牢里”

乡下人最怕进县衙,自古衙门朝南开,有理无钱莫进来。进去里面,哪怕没罪也得扒下一层皮。

周二嫂没想到自己好心养了宗宝一场,竟给自家招来了麻烦。她跪在地上痛哭流涕,她儿子也搂着她不停自责,如果他当时仔细些,将门栓好,小堂弟也不会溜出家门了。

那女子却是气疯了,坐在地上拍着大腿痛哭流涕,“我的老天爷,真没王法了呀。我们好心帮他养儿子。他不仅不念好,反倒要报官抓我们。”

大家都冲周三郎指指点点,觉得他做得太过分。

周二嫂是个面人,没脾气,在村里谁不知道她的为人。她怎么可能做出将侄子卖人的事来。

周三郎这是摆明了想赖上周二嫂。

周二嫂这是好事没做成,反倒惹上一身臊。

婉玉听这些人越说越不像话,赶紧进去,扶周二嫂起来,“二伯母,您别哭了。宗宝丢了不赖您。我爹也是急了,才口不择言,您千万别跟他计较。”

周三郎还要说什么,婉玉却狠狠瞪了他一眼,进屋给他收拾东西,让他还住自己那破房子。

外人见没有热闹可看,也就散开了。

周三郎也顾不上打量他这房子,而是问,“你去县衙,有你弟弟消息了吗”

婉玉摇头,将捕头原话告诉了他。

周三郎再次沉默。

婉玉跟周三郎道,“爹,要不然你跟我一块去边城吧。下半辈子,我会好好照顾您的。”

周三郎不肯,他要等着他的宗宝回来。

婉玉无可奈何,只能将省下来的俸禄大半都给了周三郎,独自回了边城。

到了边城后,婉玉往京城捎了一封信。

信中写明自己在边城逮到一伙被卖到敌军的奴隶,其中一人正是她父亲。

江舒涵看到信,久久未说话。原来周三郎被骂到大荣,怪不得他前世没回来呢。

她没有告诉另外三个女儿这件事。路途遥远,让她们回家看望亲爹,路上要是出了事,可不得了。就这么着吧。左右这几个孩子对亲爹的印象也不深。

没过多久,婉玉正在边城郊外练兵。

谢子忠派个士兵给她送东西,一个包裹和一封信,包袱是从京城来的,那封信是从兴元府来的。

婉玉示意副手继续练兵,她拿着布巾擦汗,到旁边空地打开包裹。

从京城到这边城有两三千里地。江舒涵给她寄来了自己制的咸菜,还有秘制调料包,里衣和伤药等等。

里面还有一封信,她母亲写的,讲了下家里的事,重点写婉怡已经定了人家,对方也是勋贵出身,家中排行最小,不爱科举,只爱吟诗作画。与婉怡也能说到一块去。

婉怡极喜爱诗词,为此母亲为她搜罗不少名家画作,她每次出门除了去鲜香阁就是去书画铺。

她与未婚夫也是在书画铺认识的,两人探讨书画,结为知己。

皇后举办宴会,让这些公子哥和小姐们作诗,女方这边以婉怡作的最好,男方自然是他。

两家长辈见两个孩子投缘,由皇后撮合定了亲。

至于最小的妹妹婉月已经十二岁了,正是好学的年纪,听说她非常喜爱算学,已经能跟她娘一块理账,而且无一错处,倒是比她们四个姐姐都有出息。小小年纪就学会赚钱了。

随身信里,还附着一张一百两银票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