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章 尽数融合,国运之变(1 / 2)

加入书签

最最主要的,还不是神通施展消耗的灵力。

    施展神通,可不只是激活就完了的,还需要分出心神引导与操控,以及承受来自天地规则的反噬与压力。

    平常那些小神通,根本不需要消耗多少心神操控,王朝也从来没有将这点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比灵魂,比心神,这个世界上谁又能够比得上他?

    但是,一旦神通规模扩大到一定地步,那情况可就截然不同了,差点没有将他直接抽干。

    而且,他还要在同时,面对天地规则的反噬与压力。

    这一个不好,真就有可能导致灵魂的崩溃的。

    霎时之间,便是有着无量灵光绽放。

    那是众人心神激荡之下散发的灵性力量,瞬间便就融入了灵力以及国运,让那被消耗大半的灵力,稍稍补充恢复了一丝。

    毕竟,调动国运的力量,就需要承受庞大国运力量带来的压力。

    但是同样的,其自身也会承受极大压力,乃至受到更大的伤害。

    可能也正因为如此,所以这一次,王朝兴起之下,也就没有考虑太多,神通直接覆盖了所有灵力笼罩范围。

    哪怕他们没有反应过来,国运也会有着一定的自主防护功能,不至于让他们轻易被害。

    而更多的情况,却还是灵力不断溃散,又不断重组,与种种规则相结合,处于了一种奇妙的动态平衡状态。

    一份国运的力量,就可以发挥出之前十倍,乃至数十倍的力量。

    但其本质上来说,依旧是蕴含了意识残念的灵性力量转化。

    再看向整个领地的国运,尽是一片明黄之色,再没有半点的黑色之气。

    甚至具备了真实的防护能力。

    这要是被天帝厌弃了,那可就不是这一辈子不好过了,那可能就是生生世世不好过。

    就算偶尔有着灰色升腾,那也只是一些人对于某些事情的抱怨,并非针对救民军的统治,更非针对王朝。

    而现在,种种的神异之事摆在眼前,救民军也是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,他们又还有什么好纠结的?

    此时不加入更待何时?

    难道真等到救民军一统天下?

    到了那个时候,他们这可真就成了前朝遗老的老顽固了,不但半点好处捞不着,还有可能是被打压的那一群人。

    如果再加上其他的不同规则,那这种冲突必将更加剧烈。

    而这些,全都是纯粹的知识与信息,并不会强行扭转人的意识与认知。

    而灵力就不同了,那毕竟不是王朝灵魂,就算有所冲突,乃至造成了灵力的崩溃,那也不会对王朝造成任何伤害,顶多就是损耗一些灵力而已。

    只是需要在最初的时候,每相隔一年半载,就要像巡检是备报一次。

    而现在加入,虽然算不得元老,但也能算是识时务者的俊杰了吧?

    当然了,国运力量虽说有些特殊。

    事实上,他也再没有施展过。

    这压力,不是一下子就分摊出去了吗?

    另一边,等王朝的话传开之后,立即又是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。

    至少在短时间之内,不会有人生出悖逆之心了。

    所以,其对于灵魂意识,是有着一定的侵蚀与冲击的。

    事实上,不只是那众多的文人士子,在主动积极融入救民军体系。

    只是当众人再次看去的时候,却哪有王朝的身影了,有的只有空白的墙壁,微风吹过树梢的晃动,以及弥漫天地的淡淡明黄色国运。

    至于为什么不直接融入灵魂,那是因为这许多的不同规则本身,乃是有着种种的冲突之处的。

    这这这.

    现在谁要说首领不是天帝下凡,那众多百姓还不得喷他一脸口水?

    而那无数的文人士子,也是在此刻彻底转变了心态,开始积极主动的融入救民军体系中来。

    甚至,因为灵力与灵魂的牵绊,灵力的这种质量提升,也会反馈到王朝的灵魂之上,使得其灵魂开始以更快的速度提升。

    只是因为当时受到天地所限,这才导致他没有经过几次蜕变的灵魂,难以抵抗规则反噬与压力而已。

    覆盖的范围,却仅有一县之地而已,所以基本上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影响,只是灵力、国运消耗极大而已。

    有了神通融合的经验,天地位格的融合,虽然最初也出现了一些小差池,但终归有惊无险。

    所以,那些神通规则融入了灵力,并不代表融入了灵魂。

    国运对于普通人来说,那可要比大锤危险的多了,哪怕有着官印将令分担,也依旧消耗极大。

    也因此,一个人的灵魂意识,是无法长时间处在其中的,除非其能做到一定程度的万法不侵,意志不朽。

    霎时之间,笼罩领地的国运便是微微动荡,变得更为玄妙与凝实,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干涉现实的能力。

    随着时间的流逝,很快天地位格便也是完成了全部融合,并且其中规则也都投影融入了灵力,使得灵力更强、更为玄妙了三分。

    虽然说,灵力是王朝灵魂力量的延伸,但毕竟不是灵魂力量,更不是王朝灵魂本体。

    当然了,这肯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万法不侵,意志不朽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