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4章 汉语的信息熵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春采笋、蕨之嫩者,以汤瀹过,取鱼虾之鲜者,同切块子,用汤泡,暴蒸熟,入酱油、麻油、盐、研胡椒、同绿豆粉皮拌匀,加滴醋。今后苑多进次,名“虾鱼笋蕨兜”。今以所处不同,而得同于俎豆见,亦一良遇也,名“山海兜”。或即羹以笋蕨,亦佳。许梅屋诗云:“趁得山家笋蕨春,借厨烹煮自吹薪。倩谁分我杯羹去,寄与中朝食肉人。”

  白羽背诵着山家清供的原文。

  “兜这种做法,听起来有些陌生,其实真正的说起来,无非也就是用外皮包住馅料进行食用。”

  “我记得我之前好像说过有关馒头的事,任何面食在古代都被称为饼。”

  “所以在逐渐理解这些名词的原理之后,你倒是也能失去不少中二的乐趣。”

  白羽没急着开始做饭。

  而是在意起了这些东西的名字。

  “有人曾经吐槽过,华夏人对起名这件事着实没什么天赋。”

  “举出的例子则是倪日那边的剑道名字,什么梦幻流,神道流等等。”

  “这句话我不知道如何评价,但是我肯定知道说出这句话的人语文成绩不高。”

  “事实上你觉得华夏人取名没天赋的前提,是你对中文过于了解。”

  “我们也举个例子,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说明。”

  “馒头。”

  “头暂且不提,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馒字有没有什么美感。”

  “首先,馒字是食字旁,只用一个偏旁部首就能点明这个东西的作用,它是一种食物。”

  “而部首的后面,则是评价。”

  “曼,形容女子的身姿美妙。”

  “翻译过来就是一种美妙的食物。”

  “也许有人会笑,一个馒头有什么美妙的?”

  白羽伸出手指:“首先,它是白面,一种精加工的粮食。”

  “其次,馒头蒸出来之后通体洁白,亦或者有些发黄,散发着粮食的香气,按住还会有陷下去的手感。”

  “这就是汉语的信息熵含量。”

  白羽笑着:“那我们继续说一些耳熟能详的东西。”

  “开水。”

  “你觉得很正常对吧?”

  “但之前有一个倪日朋友如是点评过,开水这个词非常的形象且优美,水沸腾的时候都像花一样。”

  “许多时候你的评价都是因为过于熟悉,就好像如果你有一个美女妹妹,即使你妹妹外面的追求者再多。”

  “你也会想起来你妹妹小时候抓起地上的东西往嘴里塞的样子。”

  “再举个例子。”

  白羽耸了耸肩:“在倪日语里,剖腹产写出来叫帝王切开。”

  “你就切吧,一切一个不吱声。”

  “也许有人会问了,那华夏语里到底有没有这种中二到极致的高端名字?”

  白羽看向镜头:“有的。”

  “天枢,天璇,天玑,天权,玉衡,开阳,瑶光。”

  “这七个名字怎么样?”

  “听起来是不是很有修仙小说的感觉?”

  “然而这是北斗七星的大名。”

  “有这七个名字的历史也至少千年了。”

  “只能说华夏人对有距离感的东西才会起非常炫酷的名字。”

  “或者说依旧是因为你太熟悉了,导致很多东西都失去了原有的韵味。”

  “微波炉。”

  “这三个字,熟悉吧,你现在打开某宝几百块钱就能买一个。”

  “但放在五十年前,你说微波炉三个字,脑海中只能浮现出一个场景,湖面上微风阵阵,湖水碧波荡漾,有小舟自芦苇深处荡出,诗人们围绕着茶炉煮茶煮酒。”

  “这场面给林黛玉也不为过。”

  “但现在让你把林黛玉和微波炉联系起来,你只能想林妹妹睡醒了热昨天的剩饭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