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5章 巡视漠南(2 / 2)
视察完后河套平原的夏收情况后,王毅等人再度登上了火车,往漠南蒙古的西向城市而去。
漠南蒙古的田地,种植农作物的种类较多,有玉米、小麦、大麦、土豆、黄豆、青稞等农作物。
这是为了尽快的找到最为适合种植的农作物,来年的时候,就能选其中一样或几样进行全面种植。
从后河套过去,就是阿拉善府。
从火车看向窗外,看到了成片的玉米、小麦等农作物,百姓已经开始进行收割。
有些地方还种植了哈密瓜,六月到八月正是一个收获季。
如今有火车,可以将哈密瓜这种只能短时间存放的水果,运送到军民府治下各个地方进行售卖,从而增加百姓的收入。
王毅等人在阿拉善府的火车站下车,在短暂的休息之后,立即带着宋应星团队,开始视察农业。
经过称量,阿拉善府的小麦亩产在两石左右,玉米的亩产三石多点,一些土质较差的地方,或灌溉难度大的地方,亩产会低一些。
宋应星团队实地观看发现了一些问题,并及时的指了出来,又亲自走访农户,了解百姓在耕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然后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。
淳朴的百姓,对王毅等人的到来表现的非常亲密,现摘哈密瓜给在田地间视察的王毅等人吃。
哈密瓜清脆爽口,让宋应星等人笑得甜兮兮。
而王毅虽然也开心的吃了不少,但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哈密瓜口感,不如后世吃过的哈密瓜,毕竟后世的哈密瓜品种经过了科学的改良。
王毅更多的是了解当地的政务情况,毕竟现在是汉蒙两族混居在一起,两族无论是文化、生活、习俗等都有着很大的区别。
这种情况,没有几代人的时间,是很难完全融合的。
好在军民府的政策足够好,能保证汉蒙两族百姓的利益,待未来汉蒙两族通婚率提高,相互之间便会消除大部分的隔阂。
华夏文化最大的优点,便是在于海纳百川,相信若干年后,两族文化观念会逐渐相似。
而随着大明官话的推行,汉蒙两族的交流也会变得没有障碍。
王毅对教育非常重视,所以在漠南各城各乡镇都有建设学校,教师必须精通汉蒙语言,这是为了照顾到蒙古族的孩子。
在军民府治下,目前所有的学校都是免除学费的,费用都是由军民府拨款。
漠南地区的学校,现在只有小学和中学。
至于大学,目前军民府治下只有一所,那就是建立在护民城中的华夏大学。
这主要是有资格进入大学的人不多,等中学结业的人多起来,军民府就会规划建立更多的大学。
在阿拉善府地区待了两天,王毅等人再度登上火车,先后抵达巴彦淖尔府、乌兰察布府、锡林郭勒府等地区进行视察。
情况与阿拉善府地区差不多,粮食的亩产没有惊艳之处,毕竟新开垦的田地还有待进行驯化。
经过一个月对漠南蒙古的视察,王毅等人选择返程。
也不知道这段时间,朝廷对火器交易之事,有没有确定下来……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