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五章 林馨之死(2 / 2)

加入书签

可我不相信,一声怒吼,忽而间周围出现了幻象,面前居然出现了一尊大佛,我不知道其佛号,只能称其为佛祖,前生五百次的凝眸,换今生一次的擦肩。人若能转世,世间若真有轮回,那么,我们的前生曾会是什么?佛说:万物于镜中空相,终诸相无相。平时一样窗前月,才有梅花便不同。

我问佛祖:这究竟是什么意思?佛祖无言,心如止水。佛祖,你有恨吗?佛祖笑吟吟地,无比慈祥,那笑容如同容纳百川的海水,深不见底。

可我有,但我从不轻易对谁许下诺言,为这份执著让心在寂寞中隐隐作痛。盼十年渡,千年缘。然而月有阴晴圆缺,人有悲欢离合,天下无不散的宴席。我说: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,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。生生死死两茫茫!”

佛说: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,一切都是缘。缘起缘灭,缘聚缘散,一切都是天意。

我才发现,匆匆挣脱我紧握的手,哪里有什么回眸,也许是我们的缘分,修的还太浅、太浅!我明白了,或许今生的相遇已是上天的恩赐,或许我们前生的缘分已经注定,今生,我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!  我说:我想忘记。

佛说: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,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,而不是刻意。不如放手,放下的越多,越觉得拥有的更多。

经云:众生无我,苦乐随缘,宿因所构,缘尽还无,何喜之有?得失随缘。一切悲喜都由心生。当你心中有爱恨,  你眼中必定是一个翻腾颠倒的世界,平静过后也并非一无所有,其实何为有,何为无?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。道理虽对,却很难做到,再破碎的心,再陈旧的伤口,人却还是坚持不停的缝缝补补,不肯丢弃。

我试着忘记这一切,忘记和林馨经历过的一切,这一切蒙蔽了美好本质的东西丢弃。这么做很辛苦,无异于放弃整个友情。  渐渐地我发现原来只有将这段怨情慢慢放下,慢慢置身事外,我才能从中剥离出回忆中你所有的好,而不是用所有的不好来抹杀曾有的欢乐,就算有千般万般的苦痛,毕竟你曾带给我最美丽的心情。于是那人间绚烂的光彩重新在我面前大放光华,我终于明白,佛说你信任我,至少曾经过。当你心中有友情,那么光彩就是笑容,  当你心中有风景,那么光彩就是美丽,随心所至,光彩来源于一切心中美好,或曾经美好的事物,总之让我无法舍弃,所以我心甘情愿地忍受光彩被遮蔽的瞬间黑暗。

佛问:你忘记了吗?我回答说没有,或者说忘了吧,留存美好,忘记悲哀,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嘛,你说的。

佛笑得很开心,千百年来佛一直笑得很开心。说人生如梦,是因为人生存在不可知的未来。说梦如人生,是因为有梦才存在生活的欲望。注定的相识,如春季花开的声音,悦耳的清脆。

佛说:笑着面对,不去埋怨。悠然,随心,随性,随缘。注定让一生改变的,只在百年后,那一朵花开的时间。

缘起性空,作为佛法义理的核心,其关键还在缘起法则上面,一切法,不出缘起。强调性空是为了佛陀对治我们执实的习气而专门说的。可是“空”是和“有”相对待的概念,如果单单说“空”,容易引起歧义,让人觉得是没有、虚无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恶取空。很多初学佛法的同修往往会在这里对佛法产生误会,以为佛法的空义是否定现实存在。因此,为了表述圆满,佛法往往同时说真空妙有,或如心经所说的,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。

如果对于缘起明白清楚了,说性空也罢,说妙有也罢,都是自然而然的。缘起,或者说因缘的相续和作用,可以看成是一张无限大的动态高维网,有点象我们现在的网络,但是更复杂无数倍。在这么复杂的大网下面,因缘流转,相续不断,发生各种作用,显现各种现象。

我们众生因为无明,执取这无量因缘法中的少分为“我”,便生出我执、我见,同时也对一部分的因缘法产生常见,为此佛陀说“空”以对治之。而如果实证无我,不再执取少分因缘法为我,那时候就不需要再去抓住“空”不放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无“我”,但是因缘法的相续并没有断绝,也就是说,虽然无我,因缘法的作用即业果不失。这也正是禅宗著名的“野狐禅”公案里面,不落因果和不昧因果的区别所在。另外一方面,证空性的圣者因为不执取少分因缘为我,反而可以借缘起而生起种种神通妙用。

忽而间我又再次回到现实中,一切又变回原来的样子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