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雀在后(1)(1 / 2)

加入书签

几日之前,镇国公府送李嬷嬷一家回乡的队伍传来了遇袭的消息。

他们一行人刚刚进入武都郡境内不久,就遭到伏击。幸好镇国公府侍卫武艺超群,才得以幸免于难。

只是混战中,李嬷嬷的大儿子钱贵被抓走了。

李嬷嬷伺候卫太夫人三十余年,即便做了勾结外人这种犯镇国公卫霖忌讳的事情,他也没想过要将人置于死地,依然给足了他们体面,将人送出京城,却不想会发生这样的意外。

卫霖沉声问道:“护送的人呢?”

幕僚江海回禀:“侍卫三人,一人死了,两人轻伤。来者一共七人,他们意在活捉,因此一开始没有下死手,否则府中侍卫未必是他们的对手。”

卫霖眸色一暗:“去查钱贵的下落,活要见人,死要见尸。再仔细问问李嬷嬷,看看她是不是还有什么没说的,让她为了钱贵的性命着想,不要有任何隐瞒。”

江海躬身领命:“是。”

卫霖初时以为李嬷嬷只是被人收买挑唆卫太夫人行事,如今看来,他们一家的事情或许没有那么简单啊。

是何人动手?

为何要在武都郡动手?

抓走他们意欲何为?

卫霖心中有许多待解的疑惑。

因为出事的是镇国公府的侍卫和下人,所以武都郡守丝毫不敢怠慢,他派了郡丞前来,和国公府的人一同调查。

事情查得出乎意料得顺利,当日杀人的匪徒在街上被侥幸逃过一劫的镇国公府侍卫给认了出来。

武都郡丞听说后就下令挨家挨户搜查。

很快有了进展,只是那名匪徒已经死了。

被搜查出来的那家,是武都郡小有名气的地主富户,蒋正。

蒋家原本想要趁夜将匪徒尸体处理掉,却不想正好被巡查的官兵发现。

蒋正一开始自然喊冤。

只说不知何时家里进了贼人,发现的时候对方就已经死了,为了避免麻烦,所以才连夜处理尸体的。

可是蒋家的下人经不起查,被衙门的人恐吓两句后,就有人交代,死掉的那人在蒋家已经待了半个多月。

之后,蒋正又叫嚣着他们家在京城里头有人。

蒋正此人,武都郡丞是知道的,他们说的京中有人,是中书侍郎蒋家。

蒋正是蒋家旁支的旁支,与中书侍郎府勉强算的上一宗通脉。

昔日的蒋家原本是武都赫赫有名的地主大户,家有良田千顷,只可惜蒋家人一代不如一代。

到蒋正这里,更是江河日下,勉强守业也就罢了,偏偏心比天高,想着要重振蒋家,结果银子撒出去不少,收回来的寥寥无几。

若不是众人看在他们和中书侍郎府有来往的情况下,恐怕早就被人吞的渣都不剩了。

如果是其他事情,武都郡丞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但这桩案子涉及到镇国公府,来查案的是一位有品级的家将,孰重孰轻一目了然,武都郡丞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查。

之后他们在蒋正的卧房中搜出来蒋家小公子的一封手书,信中清楚写着,要他们在武都郡拦截李嬷嬷一家。

事情到此为止,已经再明显不过,蒋正只能认罪。

蒋正这些年一门心思的琢磨着如何让蒋家东山再起,自然很想攀附中书侍郎府的关系。

过去,他们送礼,中书侍郎府收礼,然后看着情况给些照顾,也就仅此而已,再深的交情就没有了。

这一次蒋家居然要他们做事,承诺事成之后不会亏待他们,蒋正自然喜出望外,无有不应。

来人是蒋侍郎身边的一个管事,蒋正以前去侍郎府上送年礼的时候曾经见过,就跟在蒋大人身边伺候,很是亲近,所以丝毫没有怀疑。

按照蒋家的说法,当日钱贵动手伤了小公子,却凭着镇国公府的名头,让蒋家吃了闷亏。

如今他们一家因为犯错被撵回了乡下,不再受国公府庇佑,正好可以报仇。

武都郡丞很是不解:“既然你们要对付的是钱贵一家人,为什么不等他们到了目的地,镇国公府侍卫离开以后,再悄无声息地解决他们一家呢?”

蒋正愣住了,许久之后才说道:“我没想过,是那管事让我这样做的,我一时太过高兴,终于能为中书侍郎府办事,就没有细想。”

武都郡丞又问:“被抓走的钱贵如今何在?”

“被那位管事带走了,我并不清楚。”

看着一问三不知的蒋正,武都郡丞眉头皱得厉害:“你为何杀人?”

蒋正目光发直,沉默半晌才道:“当日拦截那家人,除了我找的五人之外,还有两个是蒋家人。事成之后,其中一个就随着那位管事离开了,留下这人负责扫尾,却没有想到被国公府侍卫认出来,我一时心慌,就劝他赶紧离开,可是他却不肯走。

“我害怕连累家里,就……就让下人给他的饭菜下了迷药,然后把人弄死了,想趁着月黑风高处理的干干净净,也不会得罪中书侍郎府。”

武都郡丞的表情一言难尽,怪不得这武都蒋家的家产要被败光了,这是干干净净吗,这明明是处处往绝路上走啊!

若是蒋正一开始不留下那封信,这事也没有任何证据。

若是蒋正最后不弄死那人,审一审,也许还能减轻点罪责。

现在可好,死的死,走的走,事到如今,才真正是百口莫辩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