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章(上)(1 / 2)

加入书签

鲁炅闻得来了天使,而且还是率领十来个人闯来的,自然大惊失色,跪拜于地。他手捧天子御书,念了一遍,随即大哭着起身,朗声念与军民听。军民除了正在城上的,都来到了,压肩叠背,密密麻麻围住曹大人一行人,听得天子的宣慰之词,一个个都哭了。触目所及,没人穿着完整的衣衫,带伤的带伤,露体的露体,几乎都是壮年,老弱病残几乎都死光了。最终,鲁炅不再抽泣,高声说道:

“我等坚持了几个月,原本估计再也听不见圣上的天音乐了,不料曹大人亲自冒弓矢打来!如此,我们南阳城的军民就更有信心把守住南阳城,不让叛军望江汉发展其势力!”

军民顿时欢呼起来,争着要犒劳曹大人一行人。因实在拿不出啥好东西,便有几个人用刀子从股上割下肉来,说烤着给曹大人一行人吃。去尘等四人正在曹大人四周围着,惟恐其给过度兴奋的军民误伤了,但看见这一切,都哭了,心想此行来得太有价值了,足以终生铭记不忘。

曹大人年纪不小了,潸然泪下说:

“军民们,圣上刚在北边的灵武即位不久,当然惦记南阳!不过圣上最为惦记是正在浴血奋战的南阳军民,特意差老奴千里迢迢赶来宣慰!老奴活了六十来年,见过的人事不计其数了,可从不曾见过一座危城万把军民众志成城,把南阳城变成贼众坟场的奇迹!只要老奴这把老骨头能侥幸回到圣上身边,一定把这边的情形备细说与圣上听!”

说罢,颤抖着跪下,大哭道:“只是老奴哀恳诸位军民:你等的身子是国家的栋梁百姓的台基,切不可再割肉给在下吃了!在下年纪大了胃口小了,你们吃得啥,在下就吃得啥;实在没得吃,吃草啃树,一样饿不死的!”

鲁炅也跪下了,跟着跪下的是四少年、独眼龙和曹大人亲随,最后才是南阳城所有劫后余生的军民,——现场一片啜泣声。鲁炅吩咐抬那几个割了自己屁股肉的军民去救治,下令好生调养几日,这些日子无须乘城决战了。等军民四散,或者去城上防守,或者回屋内歇息,曹大人把带来的人一一介绍给鲁炅。轮到四少年,鲁炅赞不绝口说:

“只要我大唐的少年都似你四人一样奋然从军杀敌,则天下不足定也!”

敢斗说:“鲁大人,我们早已见过大人一面了!”

“却在何处?”

“滍水一带!没想到如今能亲眼拜见,就在眼跟前,伸手可及!”

去尘却说:“不过那时我等是难民,如今却是战卒了,天差地别了!”

宝卷和封驭同样激动,眼睛都放光了。

听曹大人说去尘是杨国忠之子,鲁炅自然震惊。不过,他跟别人不同,几乎没怎么为难去尘,只对曹大人说:

“如此忠勇的少年战士首先是属于国家的,然后才是属于杨家的,故此不能叫他白白死了,留着有大用处。”

去尘心头一热,眼睛湿润了。

曹大人很是赞成,看去尘说:“等老夫出城,把鲁大人的意思说与索从谦听。”

“起码,别再叫这四个少年当敢死队送死了。”

去尘朗声道:“两位大人,我杨去尘既已从军,情愿一辈子替国家杀贼,死了一埋,书上‘大唐小将杨去尘之墓’便心满意足了!”

其余三人也都不乐意脱离官军,纷纷表态:

“我等四人情愿日夜跟着官军!”

“有仗就打,有觉就睡!”

“杀敌杀痛快了便是做人做痛快了!”

“这样也就不枉来这人世间走一遭了!”

二位大人欣赏四个少年勇气,说此事以后再商议,便携着手进入节度使衙门去说要紧事了。

独眼龙便带着一行人守在官署外。去尘嗅着味道怪异的空气说:

“这城里不光有焦味,更有臭味哩。”

“与其呆立不动,不如四处走走看看。”宝卷自言自语说,“也好知晓南阳城城防的现状。”

敢斗响应最为迅即,缠着独眼龙说:“兄长,曹大人要在衙门里坐到屁股酸疼哩,你就给我等一个时辰吧。”

独眼龙理解他们身为少年,对新地方产生的好奇心,便同意给两个时辰的假。

四人肩并肩沿着衙门外的直道走下去,一路上见到有许多军民爬高摸下拆房卸砖,要扛上城去派用场,而城内的民房几乎都没完好无损的。

渐渐,早上的红日变成了亭午的黄日,昨晚骤雨带来的凉快被尽数驱走了,热得众军民连路上走的气力都耗费光了,加上吃的东西尤其紧张,几乎所有人都吃不饱,现在又在用气力。难怪一路上到处都看得见摇摇晃晃的人,——幸运的虽然摇晃着,都仍活着;一旦躺倒在地不摇晃了,多半死了!

又走了一程,到了菜市口。这地方位于十字路口,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。原来繁多的店肆不见了,屋子不是掀了盖便歪了墙;有不少军民来到此地,把一些死去多日方才发现的军民尸首放入一家店肆,再同心协力推倒墙,予以临时掩埋。四人站立,眼睁睁看着一个美貌女孩等待给掩埋。她的眼睛睁得大大的,嘴巴张得大大的,仿佛还在期待吃的东西随着援兵抵达。

封驭惊心动魄了许久。他身上藏着些肉,便取出来扯下一点。他缓步跑过去,小心翼翼塞进那女孩儿嘴里,再拢上了她的眼睛;又脱了最外面的衣衫,包裹好她的头颅,然后以手扒碎砖烂泥。其余三人见他如此伤感用心,便帮着他做成此事。封驭伤心欲绝说:

“多漂亮的小娘子,就这么死了!若是我早个一两天来,若是及时给她东西吃,她此时此刻当然还活着!我定然开始喜欢她,保证携她同去江南,再也不分离!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